寒冬继续,1.8万家游戏公司难以为继被吊销或注销

发布时间:2020-01-15    信息来源:中国经济网

A股上市游戏企业,几家欢喜几家愁


企业保壳自救


12月18日,网络游戏概念股午后冲高,天神娱乐、游族网络、迅游科技先后涨停,世纪华通等游戏公司股价大幅拉升。相比之下,*ST游久、*ST富控等濒临退市企业就显得有些"狼狈"。为实现自救,他们以豁免债务、处置资产等方式增厚利润,谋求保壳。


上市企业保壳自救的背后是1.8万家游戏公司难以为继,不得不注销或被吊销。资料显示,2015年注销、吊销的游戏公司为1122家,2019年已达到18710家,较2018年增长了92.79%;与此同时,从2015年至今国内新成立游戏公司数量为9247。换言之,仅2019年一年注销、吊销的游戏公司数量便接近2015年至今的增量。


市场黄金时代,资本疯狂追逐


资本逐利


2015年和2016年,是A股游戏市场最热的时候,那两年行业规模的增长率均在90%以上。而资本对游戏公司的疯狂追逐在这两年也更为明显,在对游戏公司的并购中,收购方普遍对被收购的游戏公司给出较高估值。Wind数据显示,2015年,游戏类上市公司的PE倍数高达98.46,而当年A股的PE倍数仅为23.16。


高估值形成了高额的商誉,2018年,一些被收购的游戏公司业绩变脸,包括天神娱乐在内的多家上市公司计提了巨额的商誉减值,吞噬了利润,成为导致行业净利润急速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
市场增速下滑,并购出现负面影响


股市崩盘


2017年开始,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增速开始下滑,当年的增长率锐降至31.7%,市场规模为1433.9亿元;2018年,市场增长率进一步下降至11.7%,该年的市场规模为1601.8亿元。2019年,并购游戏公司给不少上市公司带来负面影响。


对于并购带来的严重后果,某游戏上市公司前高管表示,主要是因为对游戏行业有误判。中国游戏的发展实际上是内容和发行倒置,拥有流量的平台方话语权太强,导致头重脚轻,内容同质化严重,长此以往游戏人才的自我迭代能力减弱,除了头部厂商以外,小厂的竞争力越发萎靡,并购后也并不知道怎么协同。


其次,前两年杠杆和资金的丰沛超越了企业认知和能力边界,加上政策处于弱监管周期,游戏行业有着轻资产的质地却有着财富快速累积的能量,所以价格一路攀升,游戏和影视并购当年成了卖方市场,价格过高导致收购时有太多内部夹层和外部债务,崩盘时不可逆转。在此背景下,*ST游久、*ST富控和ST天润三家上市公司已经走到退市边缘。


2019年即将结束,不少游戏上市公司在经历过2018年大额商誉减值过后,扭亏为盈进而保壳也成为了工作重点。

官方QQ

加盟咨询:QQ 2355751002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 9:00-18:00

电话联系
在线客服